
摘 要:为切实提升公路工程质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的优势与不足、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并列举相关工程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改进实例,分析施工改进要点,以期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借鉴,促进我国道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助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1 沥青混凝土应用于路面施工的优势
1.1 易维护
将沥青混凝土应用于路面施工,路面维护比较方便,这主要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沥青混凝土在高温下受热可融化为液态混合物,且颗粒间具有极大的内摩阻力与黏结力沥青网sinoasphalt.com。因此,在路面铺设完成后,若需对损伤部位进行维护,使用高温加热后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填补即可,待沥青混凝土恢复常温,路面整体即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极大地降低公路路面的维护难度与维护成本。
1.2 经久耐用
沥青混凝土在提高路面承载负荷、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由于沥青混凝土胶结料的黏结力极强,因此能够承受较大的外部压力,且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也能有效降低直接破裂的风险。将之应用于公路路面施工,能够使路面长期保持极高的稳定性。
1.3 可再生性
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获取与制备难度均较低,在工程量大且建设与维护周期长的公路工程中,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另外,沥青混凝土经加热后能重复利用,因此在降低施工维护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2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特征及常见问题
2.1 技术特征
沥青混凝土面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这是因为其具有多种优点,如较强的抗裂性、温度稳定性、耐久性、水稳定性等,这些也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因素。以抗裂性为例,由于施工过程中有多种作用力,包括外部荷载作用、材料膨胀力、材料抗拉强度等,这些都关系面层开裂,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则能有效降低裂缝问题的产生概率。沥青混凝土材料具备较强的抗裂性,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应用到道路工程中,能降低面层出现裂缝的概率,早期出现的轻微裂缝也比较容易治理[1]。
2.2 常见问题
虽然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施工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坑槽、裂缝和松散等[2]。
第一,裂缝的产生和施工标准落实不到位、材料质量不达标有关,例如,摊铺压实施工标准落实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裂缝,后期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也容易产生裂缝。
第二,坑槽问题。主要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清理泥灰,使得施工面不干净、不平整,进而出现坑槽。
第三,松散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检查不到位,使质量和使用性能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被投入使用。除此之外,施工环节的温度控制不足,也容易导致松散问题[3]。
3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3.1 拌和
第一,材料管理。考虑到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会使用到不同规格的材料,为避免对拌和作业质量产生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全面加强材料管理力度,并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此外,在材料储存方面,必须对储存环境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干燥性及整洁性等条件满足材料存储需要,并要求相关人员定期清理材料储存空间,以避免环境因素影响材料质量。第二,配合比。由于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材料拌和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严格把控。例如,设计混合料配合比时,必须采取相关试验,最大限度地保证混合料配合比的科学性,这对保证混合料性质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第三,温度控制。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多会利用导热油达到加热沥青混凝土的目的。但是考虑到沥青混凝土的温度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材料温度进行严格把控。其一,通常情况下,必须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65℃左右。其二,为避免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若混合料温度超过200℃,施工人员必须将其判定为废料,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其三,运输沥青混凝土材料时,应确保其运输温度高于140℃。其四,在实际摊铺过程中,应确保其温度处于130~140℃的范围内。其五,正式进行沥青混凝土碾压作业时,应确保其温度不低于120℃[4]。其六,碾压作业结束后,应确保沥青混凝土温度高于70℃。
3.2 运输
运输沥青混凝土时,若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则极有可能导致沥青混凝土出现结块及花白等现象,而这会严重影响其综合性能,甚至会导致沥青混凝土材料无法投入实际施工,这不仅会影响整体施工进度,还会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沥青混凝土运输环节。
第一,必须进行封闭式运输,以避免外界因素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
第二,必须严格控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
第三,严格管控卸料环节,避免工作人员出现不当操作[5]。
3.3 摊铺
第一,正式进行摊铺作业前,必须对混合料性能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不存在质量问题。完成上述工作后,应明确摊铺作业混合料温度要求,并严格按照该要求科学控制温度。
第二,由于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对连续性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必须保证运输车辆的有序衔接,为后续摊铺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沥青混凝土实际摊铺过程中,必须对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厚度进行严格把控,以免影响公路面层的稳定性,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第三,在摊铺环节,为确保摊铺平整度达标,施工团队必须选派专业人员对施工机械进行管理,确保其能够保持匀速,为摊铺均匀性提供保障。
第四,由于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摊铺过程中,必须对沥青混凝土材料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6]。
3.4 碾压
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作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初压。在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及时通过高温静态碾压法进行初压作业。在实际初压过程中,也必须严格把控混合料温度,一般利用13t双钢轮压路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静压。
第二,复压。上述施工作业结束后,应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进行严格检查。在实际检查中,若发现其平整度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必须及时采取修整措施[7]。在初压平整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复压。复压一般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次数4~6次为宜。
第三,终压。先对沥青混凝土压实程度进行测试,在压实程度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终压作业。在实际终压过程中,一般采用26t轮胎压路机,碾压次数4次左右为宜。
4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改进实例
4.1 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全长8.02km,行车道宽是4×3.75m,上面层及下面层使用的材料分别是40mm的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60mm的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基层选用200mm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选用200mm的水泥稳定碎石。在面层试验段铺筑中,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有自卸汽车、轮胎压路机、鼓风机、摊铺机、双钢轮压路机等,松铺系数、施工工序、作业段长度、接缝处理、配合比等也得到了验证。按照设计以及试验实施拌和施工,将混合料送到拌和机之后,要确保沥青膜全覆盖集料颗粒,使沥青能够全面、均匀地混入集料。根据试验能够得到具体的拌和数据,如上面层的干拌时间是10s,湿拌时间是45s,矿料加热温度为190~220℃,沥青加热温度在165~175℃。
4.2 混合料运输
清理干净运输车辆后,将隔离剂均匀涂刷到车厢板上,防止混合料黏结在车厢上,然后升起车厢,将积液空出。为防止混合料在装料过程中离析,按照前、后、中的顺序装料,并安排专门的人员指挥,控制好运输车辆和摊铺机之间的距离,运输车前进卸料要空挡等候,靠摊铺机推动。此外,使用水银温度计监测现场混合料的温度,为后续施工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3 混合料摊铺
为确保混合料的生产速度和摊铺消耗相适应,加强对面层施工的控制:留意平整度及密实度,将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控制在2~3m/min;提前1个小时预热熨平板,温度不能低于100℃。在使用螺旋送料器时,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防止摊铺机全宽度断面离析。找平环节利用非接触式平衡梁,应用自动调平系统,严格控制摊铺层两层的坡度。
4.4 混合料碾压
在混合料碾压环节,选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胶轮涂刷隔离剂。碾压初始阶段混凝土的温度高于150℃,终止时温度高于90℃,经初压、复压、终压及各环节质量检验,混合料碾压质量达到相应标准。
4.5 横向施工缝处理
按照平接缝处理方式,沿着纵向位置,用直尺明确接缝位置,使用锯切割整齐之后再铲除,而后清除干净剩下的灰浆,将黏层沥青涂抹到接缝处,从接缝处开始摊铺。施工中,应用钢轮压路机先横向压实,后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横向施工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4.6 施工改进要点
为提升施工质量,清扫下承层,使用手推式大风力鼓风机,将小部位的表面浮土清理干净;为避免路况对施工的影响,分析绕行便道运输的合理性,总结试验结果,得出原计划不可行。而后采取多种措施,如结合拥堵情况制定预案、尽快拉通运输主线路等,提升混合料运输效率;试验段应用切缝机割齐的方式,效果不理想,于是采用人工方式清理混合料,凿出毛茬,实现新旧混合料有效搭接。
5 提升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效果的策略
5.1 摊铺施工要点
摊铺作业开展之前,要确保运料车数量充足,能够顺利地进行施工材料运输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摊铺作业的连续性,保证路面平整度[8]。并且,在人员安排上需保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与施工经验,避免出现卸料不及时等问题。摊铺施工过程中,还要控制好摊铺机的高度,经过部分路口等影响摊铺机正常运行的地区,要采取人工铺设方式进行摊铺作业。
5.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道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规模和交通干线布局也在不断调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虽然是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但在施工管理中却不能松懈。施工材料进场前后,应进行复核,观察材料是否运输错误、运输量是否不足,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更换。施工现场的所有作业均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和无关人员不得停留在施工现场,施工队伍应保持高度的简洁性,避免因人员过多而影响施工效率。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检查措施,应用无损检测技术,遵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标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多保障。对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道路施工来说尤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5.3 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人员综合技能
定期组织沥青混凝土施工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面临的新形势,系统性掌握关于沥青混凝土物理性能、路面结构、设备操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类机械设备的实操技能。强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确保对所有潜在的摊铺施工质量缺陷问题能够予以精准识别与反馈,严格落实施工责任制。
6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层施工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的性能和质量,需要施工单位严格把控。相关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沥青混凝土层施工环节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和优化道路沥青混凝土层施工技术,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设计,科学配比沥青混合料,并将其充分搅拌后平稳运输至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操作设备实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和碾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路面施工接缝,确保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升道路沥青混凝土层施工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行车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1(17):125-126.
[2] 孙昌会,孙义.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4):225-226.
[3] 田世湖.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3):191-193.
[4] 杨建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20(12):111-112.
[5] 乔文德.工业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J].公路,2019(10):78-81.
[6] 冯友鹏.城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J].福建建筑,2019(2):79-82.
[7] 谢林霖.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256-257.
[8] 王蒙,何艳.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11):123-126+14.
气动球阀
卡套球阀
卡套式球阀
中网涂料
中网沥青
中网信息
熊猫网
中网生活
中网建材
中国牛涂网
中网机械
中网化工
美美日记
中网体坛
中网机器人
中网橡胶
中网塑料
中网玻璃
中网盈科信息网
中网互联资讯网
ok资讯网
工具信息网
中网资讯
好力百信息网
合亚嗒资讯网
行业资讯在线
IT信息网
考腾资讯网
美得意网
ok信息网
QQ行业资讯网
深圳资讯网